2024年的第二天、新年的第一篇,想继续围绕“写作”,和你分享TA是如何注入我生命的。
大概一二年级的时候,老师第一次布置作文作业给我们,印象中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写作,也不记得老师是如何为6-7岁的孩子讲述写作的秘密。但因为我的成绩很好,好孩子也成了我的“人设”,因此为了对得起老师同学们的“期待”,我看了一两本作文书,很快选了一篇稍作改动就提交了,没想到不久后这篇抄来的作文,就被当做范文在课堂上表扬和朗读了。
还记得这篇作文的内容,就是描写“我们家”换电视后,一家三代人晚上一起看电视时的互动,我像个旁观者一样,把家人接替换台的动作、对话逐一记录下来,最后还推到一个高潮,大家最后让我来选台陪着我看,借看电视的场景表达一家人对我的爱。现在回想在那个年纪也真的是一篇真实、具体、有情感的好文章。
被当做范文的课堂上,我应该有着复杂的心情,一方面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维护了我好学生的“人设”,也为初次“写作”的我带来足够多的奖励;一方面我嘀咕着什么时候,老师和同学会在某本作文书上看到类似的文章, 给我烙上“抄袭”的罪名。现在推测,可能因为当时我是班上唯一一个去市少年宫图书馆借书的孩子,因此看了不少作文书,而老师和同学几乎不怎么看,因此那种让人幻灭的场面一直没发生。但那种担心东窗事发的心理活动在当时太强烈,让我自此不敢再抄作文了,也算是让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推手。所以哪怕是从一个“错误”开始,写作也会自己找到出路。中学时期是我写作的黄金时代。那时恰逢“新概念作文”大热,打开了我对写作的想象,也让我接触到韩寒、张悦然、郭敬明、安妮宝贝等一系列“青春文学”乃至“疼痛文学”的代表。“疼痛文学”是我命名的,因为有时候读他们的文字挺被刺痛的,也容易让人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,一写作就恨不得抽根烟找找心里的伤口再说。但不可否认,那个时期的中学生还挺吃这一套,尤其是我用类似的文风时,不止老师会拿来当范文朗读,同学里也有喜欢的。其中一个男生好友,被我视为天才,因为初二那年他居然用文言文写了一篇作文,让老师赞叹“作为老师我是写不出来的”,当然他肯定不喜欢我的文字,太矫揉造作了,但我们都很爱聊读书和写作,因此也成了好友。初二那年,我们两代表班级一起参加校级写作比赛,我拿了二等奖,他只拿了三等奖,让我在他眼前招摇了好一阵子,但我心里一直认为,他是有大将之材的,也很好奇之后的他怎么样了。另一个女生好友,我被她发展为“笔友”,因为在那个QQ还没普及的时代,女生之间用好看的信纸或笔记本,在闺蜜之间相互分享秘密是常有的事。可能因为我的作文让她觉得,我有那种细腻的感受和文字,能够理解女生之间想说或者不方便说的事,加上一段时间建立的同桌信任,够得上她的“笔友”标准了。起初我也觉得有趣,毕竟这是班上其他男生没有的体验,后来发现她的信最频繁时到两天一封,我根本来不及按我作文的标准来回复她时,才感受到作家笔耕不辍的艰辛。还记得有几次我都是第二天四点半早起来回信的,然后折在英语书里,到教室早自习时,熟练的和她交换课本,看她按捺着笑意的打开书,一只手把信滑到课桌里,然后一本正经的开始早读。遗憾的是我们只通信了十几封(当然三分之二都是她写的),就因为换了同桌结束了这段关系,但惊喜的是,当我三年后读高二时,突然在学校传达室收到她从四川寄来的信,大意是希望在让人紧张的高中时期,重启笔友之间相互表达的空间,还是让人温暖的,尽管我们也只是来往了几封,但那种有点古朴的美好还是让人心动。所以要谢谢写作,让我没错过青春时,学会去感知、咀嚼和表达的方式。就在昨晚,我刚刚给同事写完了新年全员信,表达了过去一年的感激和心声,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,我发现还是需要用写信、写邮件的方式,来珍惜这些表达的机会。有两个小片段,一个是在我刚进入EV时,有一天去请教同事广义一个问题,他当时正在专注的写一封邮件,以至于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,他让我等他写完邮件后再找他,那个下午我才注意到,他会字字斟酌,非常“缓慢”的写完一封邮件。后来再读他的邮件,慢慢能体会到他的用心了,因为对他而言,在管理数十个支教团队时,就是靠这几封简短有力的邮件,在他关注的细节处去影响人心。另一个片段,是我作为管理者开始负责人事工作时,如何和新同事同步他转正成功的消息,是让我犹豫的事。一方面这不只是和他同步消息的机会,更是面向全体同事再次介绍他的机会;另一方面在经历了相当严格的转正答辩和同事表决后,如何让他感受到我们的“看见”,绝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消息能充分表达的。因此我开始为每一位转正成功/不成功的同事写全员信,通过邮件发给所有人,来回顾他进入EV的关键时间节点和成长,也分享大家对他的看见和期待。尽管工作之后,我们已经有电话、微信和飞书等等最便捷的沟通方式,但写作本身还是因为其花费的时间、体现出的重视和锚定重要事件的仪式感,让我能用有限的机会,来点亮一些关系和瞬间。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些值得纪念的瞬间,借我们的书写,完成了最后的结晶和呈现。未来还会有更多重要的时刻,值得在文字世界再活一遍,曾经我也有导演梦,看来可以先从文字世界开始。